「BREATHING·呼吸」 主視覺_ Concept & Design : 孫思嘉
「呼吸」是一檔設計訪談專欄。欄目旨于以訪談圖文的形式、記錄“交流(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之形“呈現(xiàn)海外設計人之思”以形塑溝通的一回性、照應異域設計語匯及受訪人之個體獨自性、并自然的以對話行為本身剖面“相互”的現(xiàn)在之樣態(tài)、側觀外鄰設計之局部與當下。
訪談專欄的視域將由「日本」入而漸推涉世界。每期專訪將有選擇的同一名頂尖 、活躍于一線的海外設計師進行。從問答與作品詳介的形式中,我們力求探尋受訪者設計思考成形之背景及解析創(chuàng)作過程中其所思與嘗試觸及其獨自方法論的些許部分并展現(xiàn)之。
我們期許每位受訪人的畫卷鋪展都能草稿您內心設計空間的千里江山,亦摯愿每回形似“生”之外延的對話孜孜絲織之網(wǎng)或微筑廣域溝通之橋以奏鳴“無界”之聲、馨響悠揚。
專欄企劃 | 擔當 孫思嘉
井口皓太 / Kota Iguchi
Motion Design
https://kotaiguchi.com
株式會社 TYMOTE
http://tymote.jp/tymote/
198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于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學專業(yè)就讀期間設立了株式會社「TYMOTE」。以平面設計和映像設計為軸、進行CM、MV、現(xiàn)場演出、品牌設計等多領域的設計工作。2013年設立「世界株式會社」。創(chuàng)設了跨越公司及所屬框架的創(chuàng)作者和經(jīng)理人共融的場所,并以設計工作推進自社發(fā)信。受賞歷包括:東京TDC 2014 - TDC獎、2015 D&AD - Yellow pencil、第94屆紐約ADC獎金獎等。
“のんたれ(I AM NON)”O(jiān)P
HEATTECH ROOM
EXPO
CITIZEN
Nike LAB
TOP Museum
在媒介與技術日新的當下,モーショングラフィックス(Motion Graphics)的制作與運用正向“日趨普遍”與“日臻成熟”茁壯發(fā)展。樣態(tài)形成的背后,除時代語境的和弦外諸設計者所發(fā)之聲亦揮指旋律。弄潮百態(tài)身姿里,出身日本的映像設計師井口皓太格外惹人矚目。不僅是百年奧運史上初回動態(tài)圖形設計制作的操刀人、亦是屢屢斬獲包括 Tokyo TDC、D&AD、NY TDC 等獎項多數(shù)、于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學系在學時期即設立株式會社「TYMOTE」并投身創(chuàng)作與設計發(fā)聲的優(yōu)秀設計師。作為設計訪談專欄「呼吸」開篇的特約受訪嘉賓,井口爽朗的應允我們的采訪并詳盡細致的向我們鋪展開其即具獨自性又精深的設計思考與各例創(chuàng)作的前后左右。
(I:井口皓太 S: 孫思嘉 )
S:請您分享「領域橫斷?溯本求新」的基礎設計學科對您的設計觀所產(chǎn)生的影響。
I:入學基礎設計學系科之初,先生們會淳淳「設計無法被分割」的理念。當時也在被分享觀看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①制作的短片「powers of ten」后、我的設計觀即因之而被重置改變。「powers of ten」所闡述的是迄今為止被分割的領域其實是一個全然統(tǒng)合的結構、無論微觀抑或宏觀、任何領域皆相同存美。我們設計創(chuàng)作的領域亦然、在與社會密切關聯(lián)之上、于不知不覺之中、會逐漸堆積起壁壘。我認為正是魚躍該壁壘之處方見自身的創(chuàng)造之核心。
「Powers of Ten」- Charles Eames
S: 請和我們分享您在學時期設立株式會社 TYMOTE 的契機。
I:在學生時期,就已構想、有將同世代覺得有意思的人們進行編輯并發(fā)表的必要。作品收集不僅限于作為母校的武藏野美術大學②、也包括多摩美術大學③、桑澤設計研究所④等表現(xiàn)奪目的創(chuàng)作者們(平面設計、CG、電影動畫、新媒體藝術等)、并制作了作品集,名叫「TYMOTE」。之后,有和這些伙伴們一起做展覽、推進項目、逐漸的趨步法人化以至株式會社「TYMOTE」。而作為我們創(chuàng)作的延長、以之如何去描繪與會社的關系也是一種挑戰(zhàn)。
TYMOTE
Laforet 35th CARNIVAL
ISSEY MIYAKE IN C."MESSAGE"
S: 正如 TYMOTE 的 Philosophy 中所介紹,貴社是一所集映像、CG音樂、交互及網(wǎng)頁的綜合會社,作為創(chuàng)始人與創(chuàng)作人之一,您是如何運作并協(xié)調各異同領域的創(chuàng)作者的。
I:就我自身而言,是從平面設計領域徐徐的移行并成為動態(tài)設計師的。而且在此延長線之上、亦擔當紀錄片導演、及由本質(層面)著手企劃的創(chuàng)意設計指導。這很大程度上亦是受先前所舉例有做說明「powers of ten」思想所影響。 不解微觀則難呈宏觀,反之亦然。
SOU·SOU
在設計創(chuàng)作的領域、為“在單項領域內鍛而煉之積跬步以成專精”之美德所縛、某時以之為求雖無可非議,然在與它領域相聯(lián)之時、方為見新之刻、成趣之時是我所堅信。要義之處即在于、在自身操作的作業(yè)中,得見大局。因而,我將持續(xù)親力親為的設計下去。
現(xiàn)在,正在經(jīng)手名為「CEKAI」的融合多領域網(wǎng)站的項目、每次組隊,都以領域融合的姿態(tài)去進行的。
S:在東京奧運會的動態(tài)圖標制作的項目中,您提到“團隊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制作動態(tài)圖標”,是否可以請您分享該項目的經(jīng)緯,包括您如何與廣村先生分工推進,以及該項的制作過程及在項目中,是否有遇到十分困難的部分和如何進行克服的。
I:我被邀請入該項目時、早已是平面設計的視覺標示完成以后了。因而、實際上并未與廣村正彰⑤先生在制作上有所交集。然而,以動態(tài)為前提驅使平面設計、而造成有損平面設計品質的情況其實多有發(fā)生、由結果來觀,我自信該項目是良質完成的。 我在最終、對如何拓展廣村先生的設計有所深思。廣村先生是以何所想來進行設計制作的、邊看著標示、邊進入到他的腦海中如解紐般的推進設計的。
東京奧運會動態(tài)圖標
S:您認為,是否有靜態(tài)信息表現(xiàn)中無法為動態(tài)表現(xiàn)所取代的部分,如果有,是在哪一部分。
I:在被詢問到該問題時、我正提案了“認真制作靜態(tài)時間”。我覺得這是向對我提出“要動態(tài)起來”要求的奇妙的返答。在拜觀之后便會有所知動態(tài)平面、(是由)先出現(xiàn)、后靜止、再消失的三重結構所構成的。其中使用在靜止狀態(tài)的時間是無論多少皆不枉費的。 動態(tài)平面、說來正可認識為,在靜止的狀態(tài)下瞬時間能表現(xiàn)出的技術之博弈來判斷的表現(xiàn)方式并制作的。說到底以靜止的基本狀態(tài)作為基本形而如此即很好。只是,從過往的動態(tài)平面使用例來看,(電子)標牌、屏幕、電視等、觸手可及的媒體本身正在日趨改變。這與印刷不同、是信息帶上了流動的性質。我認為在那流動的信息流中、動態(tài)平面將日益進化出凝練靜止并具傳達性的機能。即、我認為我所設計制作的動態(tài)平面、某種程度上來說亦也還是平面設計的一個種類之意。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正如在彼時代(環(huán)境)中所誕生般、現(xiàn)代的平面設計自當變容于當下的時代背景里。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所包涵的時間、空間、包容萬般的狀態(tài)還能以多大程度被擴張、真是全然滿溢著可能性。
S:請您分享您的漢字動態(tài)化系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I:「kanji city」
「Haku everything but the love」
「kanji city」原本是在運動館、為騎行自行車時觀看所用而制作的動畫。配合運動館內的BGM、以畫面的流動及速度漸變來促進身體運動。因為是給在運動中、急促呼吸的觀者們來看、因而設計得易懂、極簡的特點、也受到海外非漢字語系的大家所青睞而獲得諸多海外設計獎項(如D&AD NYC ADC)。然而有趣的是、(該作品)在參加作為日本字體設計祭典的TDC時、卻未能獲得獎項。從中,我認識到日本人,以及亞洲人所考慮的「漢字」「文字」、會是更加深層次的。這種差異很有趣,下回要挑戰(zhàn)表現(xiàn)縱使日本人也勉勉強強能理解的、覺醒置根于文字與圖形與聲音的關系之根底的感覺、意識的作品、如此即制作了「Hakueverything but the love」這件MV作品。如目標所期該作品榮獲了TDC設計獎。當然,這是西洋(文化背景)的人們無論如何也難以理解的作品。同樣的內核、經(jīng)由兩種把握方式所呈現(xiàn)、對于我自身來說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擴張。在經(jīng)手海外工作之時、也常常會回想起以上這兩件作品。
kanji city
HaKU「everything but the love」
S:在您的《Keeping Moving》《FUTURE OF AIR》等映像作品中,十分明顯的感受到您對于音樂節(jié)奏與視覺關系性的矚目?;诿芙雨P聯(lián)度,猜想您是否有時也會由非視覺的領域入手進行IDEA的構思并逐漸推進項目。
I:在電影制作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我對音樂所知甚少、故而每次都很期待與音樂創(chuàng)作人的會議。我的作品、較多會由空間的角度入手、而感到音樂人亦是從另一維度的空間角度切入(來創(chuàng)作的)。將之組合后、確實會產(chǎn)生連自己都難以想象的化學反應。 制作動態(tài)平面時如此、制作紀錄片時亦然、在處理動態(tài)時、常常不忘意識到「身體性」。在制作過程中,亦會于冥冥中似感覺著(某種)節(jié)奏、流向并推進著制作。
FUTURE OF AIR
S:今后您是否會考慮映畫制作,以及是否愿意和我們分享你的一些將來計劃。
I:因為動態(tài)圖像的畫面、僅5秒即會耗費數(shù)十小時時間進行、無論什么畫面都需花上他人一倍的時間來制作、所以如電影那樣2小時或者是3小時的制作那真的是令人望塵。(笑)。但是,我深受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⑥及米歇爾?貢德里(Michel Gondry)⑦的影響。如果有機會、確實也想嘗試挑戰(zhàn)電影拍攝的。同時,不僅限于現(xiàn)有媒體、無框影像或是VR電影等、還未確立(成熟的)領域也躍躍欲試。制作本身也是一種自我開發(fā)亦很感興趣。
MIZKAN
S:您認為,設計為何?
I:設計對于我來說,是「令人興奮之事」。
謝謝貴欄目的訪談。
“ 采訪感言 | Interview
Reflections
時值1964年前后,身在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的年輕設計學人向井周太郎收到來自時任武藏野美術大學理事長田中誠治之信,備述新學科設立構想,3年后,協(xié)同阿部公正,向井于MAU(Musashino Art University)設立以「秉持“領域橫斷知”的視點、共通各學科并橫跨被細分化、領域化的各專業(yè)門類」為理念的基礎設計學系(Scienceof Design),并歷經(jīng)多年、影響與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設計學人、設計師及設計教育家。身為基礎設計學系的畢業(yè)生,我們可從訪談里井口所談到的「設計無法被分割」之理念、「跨越既存領域壁壘」之視點及「身體性」等處,直觀到來自“學科知”的深刻的烙印。
設計師平野敬子曾于2004年企劃實行「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ナーの肖像」(平面設計師的肖像)項目,促成當時活躍于一線的平面設計師們通過采訪對談諸位設計界泰斗以篆刻彼時平面設計界之形。在杉浦康平與原研哉(基礎設計學系畢業(yè))的對話里,杉浦提到在1964及1966年任職烏爾姆造型學院替德國學生授課時,遇到作答“是與不是”時東方的曖昧性與西洋產(chǎn)生間隔的問題,50多年過去已然扁平化世界的當下,更密集的溝通頻率似依舊未能融通異同文化間的壁壘,而該況亦可從井口自「Kanji City」到「Haku everything but the love」的作品創(chuàng)作分享里可見一斑。正如井口所提:“同樣的內核、經(jīng)由兩種把握方式所呈現(xiàn)、對于我自身來說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擴張”。而該“擴張”的需要及必要性亦似是當下每位創(chuàng)作人之所對面課題?;凇邦I域統(tǒng)合”的視點之延長與概念擴張,或許在現(xiàn)今及將來,更為密切的多域跨國合作將進一步增進個體擴張及體內融合;這亦似為基于“未被消解”的側面,我們可以直見的文化“生命力”所構成的“多樣態(tài)”環(huán)境的豐富性與可能性特質的個體嵌入般、終將連同內包于自然的人一道,趨萬般入多樣性的軌跡。而已然步于前沿的井口亦正用每件創(chuàng)作抒寫著其極具獨自性的設計履歷、并執(zhí)著的一往前行。
”
設計訪談專欄「呼吸」欄目總策劃
陸俊毅_設計現(xiàn)場是一個專注于傳播視覺設計為主,涉及各領域多方位信息的公共交流平臺。我們力求引領當下視覺傳達的行業(yè)發(fā)展,啟發(fā)高校設計教育的進步,關注全球各類設計人才的成長。
我們的粉絲包含藝術類學生、設計師、設計愛好者,目前微信公眾號粉絲量達20萬以上,微博粉絲量達20萬以上。
我們作為媒體方長期與國內外的協(xié)會組織、院校、展覽賽事有合作,包含活動策展、設計賽事報道等。
設計訪談專欄「呼吸」企劃 | 擔當
----------------
①「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美國著名設計師、建筑師和電影制作人。與其配偶雷?凱澤?伊姆斯(Ray KaiserEames)合作創(chuàng)作,分別在建筑、家具設計、工業(yè)設計、制造和攝影藝術領域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②「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University。前身為位于武藏野市吉祥寺的帝國美術學校。1948年更名為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頂級三美大之一。現(xiàn)位于東京都小平市。
③「多摩美術大學」:Tama Art University。前身為多摩帝國美術學校。1953年設為多摩美術大學。日本頂級三美大之一。
④「桑澤設計研究所」:Kuwasawa Design School、KDS。是一所位于東京都涉谷區(qū)的設計專門學校。1954年由桑澤洋子于東京都港區(qū)青山北町設立。是日本率先承襲包豪斯設計思想的教育機關。以培養(yǎng)引領時代的設計師和設計相關職能人員為教育方針,并陸續(xù)培育了大批活躍于國內外各領域的優(yōu)秀設計師和創(chuàng)作者。
⑤「廣村正彰」:愛知縣出身。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經(jīng)田中一光設計室工作、于1988年設立廣村設計事務所。日本設計師協(xié)會新人獎、NY ADC 9th International AnnualExhibition銀獎獲獎、2008年KU/KAN獎獲獎、2009年每日設計獎獲獎。東京工藝大學藝術學部教授、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部環(huán)境設計學科客員教授、特種東海制紙株式會社AD顧問。
⑥「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Kubrick。美國電影導演,編劇和制片人。被公認為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他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小說或短篇小說改編,涵蓋多種流派,并以其真實感,黑暗幽默,獨特的電影攝影,廣泛的場景設計和令人回味的音樂使用而著稱。代表作品《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游》、《發(fā)條橙》、《閃靈》等都是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他是一位全才,除導演外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制片、剪輯、攝影、音效等工作。
⑦「米歇爾?貢德里」:Michel Gondry。生于法國凡爾賽,法國電影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