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8日),全球權威寶石鑒定評估機構--國際寶石學院(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以下簡稱"IGI")首屆IGI JEWEL珠寶設計大賽經(jīng)過今年夏天長達40余天的征稿,經(jīng)過10位蜚聲國際的評委幾輪評選之后,30件原創(chuàng)作品脫穎而出,入圍選手將收到主辦方和平臺方的通知,參與IGI JEWEL在多地的公開展呈,其中包括如進博會這樣具有高度的平臺。
本次大賽以“碰撞與融合Collision andFusion"為設計主題。IGI希望通過本次大賽鼓勵參賽選手利用寶貴契機,對中外文化的融合及運用進行深度思考,并把這些思考精髓以珠寶設計的形式呈現(xiàn)給大家。
本次大賽以傳承東西文化和公益為宗旨,將嫁接復星基金會和復星藝術中心資源,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基金會主席王津元女士,做為特邀藝術鑒賞評委,指導培育和孵化更多新興設計師,期待借此大賽可以催生出新的、可以影響世界的珠寶設計風格。
IGI國際寶石學院,是世界著名的珠寶鑒定實驗室,擁有遍布全球的眾多實驗室和信息中心。眾多世界知名的鉆石珠寶品牌都曾經(jīng)踏足過IGl。2000年始,IGI便與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合作為業(yè)內培養(yǎng)大量與國際接軌的專業(yè)人才,更是為廣大參賽者提供一個展示才華、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多年以來,IGI一直以專業(yè)支持業(yè)內諸多品牌,與知名珠寶品牌和獨立珠寶商-起共同建設寶石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2019年IGI于曾作為歐洲企業(yè)代表之一,受邀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國家戰(zhàn)略框架下歐洲企業(yè)與中國企業(yè)合作的成功典范。
IGI全球CEO Roland Lorie為本次大賽的主題做出詮釋:."在珠寶行業(yè)的歷史,上,每一次文明之間的互相碰撞和融合,都能產(chǎn)生一個經(jīng)典的時代。比如100年前的裝飾藝術時代、工業(yè)美術運動等,都是在西方工業(yè)水平極速發(fā)展的時候,融入了東方的文化之美,其風格和元素至今仍受到業(yè)內的贊賞和沿用。當下的世界也在發(fā)生著前所未有的改變和融合,遠勝于100年前,我們希望帶著全球化的視野去全面激發(fā)設計的靈感,希望催生出珠寶行業(yè)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經(jīng)典。IGI立足中國珠寶市場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將來會致力于為行業(yè)與專業(yè)的設置一個連接點、為消費者開啟珠寶行業(yè)的一扇窗口、為國內行業(yè)和國際行業(yè)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自由交流的平臺。
以下為30件入圍作品和作者信息展示(排名不分先后):
1
作品名:交融
作者:傅耀玉
設計靈感:
東西方文明裹挾著文化中最璀璨的部分,颶風一般沖擊著彼此,他們在猛烈的碰撞中交織在一起繼而融合,達到一種平衡。
2
作品名:撕紙戒指,表里不一作者:袁奕設計靈感:來源于一個撕紙的小小動作,表面平平無奇的紙撕開后或許另一面質感大不相同。像評價一個人,不能只憑借外表,而是要深入了解內心,去勇敢探索你所不了解的人和事物的內在,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3
作品名:Extreme極端作者:ChangYuanHsin設計靈感:該作品旨在捕捉熔巖傾瀉入海水的壯觀景象。沸騰的熔巖到達冰冷的海洋的那一刻,顯示了大自然的力量。熔巖和海洋似乎屬于兩個極端,但它們在地球上共存,創(chuàng)造了沿海岸引人注目的景觀。
4
作品名:宇宙碰撞中的生命體作者:BAGANCORTESJOAQUIN(西班牙)設計靈感:這幅作品捕捉到了生命核心在時空中碰撞的瞬間,這是一個神秘創(chuàng)造過程的最初階段,寓意著令人興奮的創(chuàng)造將會很快展現(xiàn)出來。
5
作品名:星云海作者:王梓婷設計靈感:由寶石發(fā)散出來的大自然的“融合”之美。選取了天空和大海海天相接融為一體的素材,黃昏時分海天相接,天空的顏色變得越來越熱烈浪漫。
6
作品名:文明作者:謝騫設計靈感:我們的祖先從尋求共存到通向繁榮的旅途歲月多艱,跨越數(shù)代之久卻從未止步不前。這渺小而偉大的征程,最終使我們成為超越自身的存在,文明。
7
作品名:孤島作者:賴倩怡設計靈感:作品以當下環(huán)境為主題,描繪了一個未來或許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世界。人類擴張后的生活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邊界逐漸被打破時,自然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逐漸退縮,部分物種瀕臨消失。
8
作品名:生命的奧秘作者:龔淑靜設計靈感:地核,地幔,地殼,海洋。一次次板塊碰撞,不同物質融聚,高溫高壓億萬年,形成珍罕的寶石。人也是神珍罕的創(chuàng)造,自帶DNA密碼。人性之光也如寶石和堅金,在特別的環(huán)境里,淬壓精純,短暫卻永恒。
9作品名:融作者:熊玉星設計靈感:借用中國經(jīng)典的鼻煙壺形象,將具有現(xiàn)代感的寶石與樹脂結合,模擬寶石融化時的狀態(tài),同時也是“鼻煙壺”冒煙態(tài)。中西文化、融化下沉與煙霧上升兩兩結合組成此作品。
10作品名:兩儀作者:曹玉婷設計靈感:靈感來源于《易傳》中的陰陽平衡之理。用具象化的白鳥和黑魚以及現(xiàn)代化的線條來詮釋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白鳥為陽,黑魚為陰。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斗爭又相互依存。即使看似對立的兩種事物卻又能融合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
11作品名:輪回作者:丁琳設計靈感:《輪回》在羅馬柱的殘桓里遙望月球,在日影里推算天文,歷史在逝去,記憶在輪回。
12作品名:斗牛作者:江潔設計靈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贝唐频亩放2肌J利的牛角和隆起的牛背,詮釋突破舊有規(guī)則的企圖心、不甘束縛的斗志和厚積薄發(fā)的力量。該作品作為胸針和吊墜兩用款。
13作品名:筆走龍蛇作者:史夢瑩設計靈感: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出自李白贊嘆大書法家懷素書法的詩句“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北咀髌芬浴吧摺弊譃樵煨瓦M行設計,靈感來源正是取自懷素《自敘帖》中“蛇”字,以蛇頭部的簡化圖案——水滴形鉆石,作為筆觸的開始,三條流暢的金屬線條構成整個的蛇字,線條流暢又不失力度,貼合“蛇”主題的同時,將中國古代書法和現(xiàn)代珠寶設計相融合,力求用金屬造型表現(xiàn)出草書筆勢的雄健灑脫,讓觀者有筆走龍蛇之感。
14
作品名:山水載物作者:Yale段延龍設計靈感:《道德經(jīng)》記載,“礦兮其若谷”。“谷”是山與山之間的空地的意思,而在此處的山之間又流淌著河流,山水在老子的筆下,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
15
作品名:“箸”福作者:黃瑋設計靈感:作品為胸針,以筷子為設計元素,筷子又名“箸”,所以取名“箸”福。用中國傳統(tǒng)的筷子造型配以西方簡潔的紋樣,展現(xiàn)中西方美學的融合。另外這款胸針也在表達用筷子夾起一塊小甜點的場景,來表達中西文化上的碰撞。
16
作品名:Day&Night作者:唐朵設計靈感:以白天與黑夜,星辰與大海為設計靈感。黑白相交,陰陽交合。白天和黑夜融合交匯,星辰和大海相互交融。
17
作品名:融合作者:歐陽培琳設計靈感:來源于網(wǎng)絡科技電路板,古代中國開拓絲綢之路促進商業(yè)貿易發(fā)展,面對今年突發(fā)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互聯(lián)網(wǎng)對外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18
作品名:鶴作者:鄧悅設計靈感:這是一個胸針,既是一根羽毛,也是一只向下飛降的野鶴,羽毛中拱托著一朵牡丹。寓意用更為平靜融合的心態(tài)看待貧富,變化和不同。
19
作品名:游園驚夢作者:TheresiaChen設計靈感:作品靈感來自“非遺國寶”昆曲《牡丹亭》,以劇中“游園驚夢”一折為主題,再現(xiàn)了這部絕美的愛情故事。
20
作品名:無題作者:王軒設計靈感:我將整牙牙箍的結構和形態(tài)加以夸張放大,并和鉆石形態(tài)相結合,試圖表現(xiàn)在巨大的“美”光環(huán)照耀下面隱藏的社會審美真相,通過面具式的巨大框架影響的人的面部形態(tài),襯托出消費主義時代的夢幻陷阱。
21
作品名:精神之光作者:包菜菜設計靈感:西方的裝飾藝術融合東方的禪意,硬的金屬質感融合輕透的薄紗。意在表達:人雖不能延長生命,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無論處于何種境地,內心的精神之光依然閃耀并延續(xù)。
22
作品名:茶越作者:董書同設計靈感:茶葉食用源于中國,后在歐洲廣泛流行飲用。這件作品運用茶葉因東西方不同的飲茶習慣,而產(chǎn)生的截然不同的兩種形態(tài)作為設計元素。結合茶具器皿的形狀和茶葉沖泡時在水中旋轉,舒展的動態(tài)作為造型靈感。最終呈現(xiàn)的放射旋轉鉆尖的造型,表現(xiàn)東西方生活方式在茶文化中的碰撞與融合。
23
作品名:包裹體作者:李若汐設計靈感:作品探討的是將包裹體作為一種雜質剔除于鉆石之外,所剩下無暇的鉆石內部又承載了些什么?收集被丟棄的寶石邊角料重塑“鉆石”,使包裹體同樣擁有價值。
24
作品名:水紋作者:張佳琳設計靈感:設計中彩色部分象征各色塑料玻璃的,用塑料鏤空紋理展現(xiàn)雨水打在水中的紋理,紋理的邊緣繞線的白色珍珠象征白色污染漂浮在水面的白色泡沫。
25
作品名:筑斗拱作者:楊玲設計靈感:我們以斗拱的獨特形態(tài)為設計語言,用金銀和貝母等的多材質組合賦予當代的溫度。
26
作品名:融合致敬畢加索立體主義作者:邱舒敏設計靈感:靈感來源于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畫作,他將平面繪畫與幾何立體結構的相互碰撞與融合,作品里的魚兒相互交錯,互為鄰里,像是沃躍在紙上的幾何魚兒一樣,具有萬般的生氣與藝術靈氣。
27
作品名:重合作者:Szewingchan設計靈感:每一塊木都有屬于它自己走向的紋路,由四小塊不同的木,組合起來,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一種新的關系。棱角會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所以佩戴的方式采用毛線這樣柔軟的材料去結合,這樣的碰撞,造就了重合的美。
28
作品名:無線耳機作者:陳匯漪設計靈感:來自奧地利著名音樂家:約瑟夫?海頓的名作“創(chuàng)世紀”;提取五線譜和天使羽翼元素用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音樂的韻律,將類似舒展羽翼的外形做簡化,使整體造型能夠貼合耳部輪廓帶來更舒適的聽覺體驗。
29
作品名:綻放的花火作者:陸野設計靈感:整體造型靈感來源自煙花與芭蕾,一場東方與西方的交融,以彩色寶石與金屬鍍色作為煙花,中間為芭蕾舞者,上下顛倒視覺效果,讓人反復身處兩個世界,以絢麗的煙火和婀娜的舞姿,再一次融合和相遇。
30
作品名:COMET LIFE(彗星生命)作者:Cristian Ballesteros Navarro(西班牙)設計靈感:彗星撞擊首先讓人聯(lián)想到的就是破壞……但事實是,這種碰撞將所有分子整合,重新組織,并與它們的粒子融合在一起,誕生了最美好的事情之一——生命?!板缧巧苯渲竿ㄟ^撞擊和隨后的融合,象征著新材料的生命。更加統(tǒng)一并具有現(xiàn)代感。
入圍作品將在實物化和充分對公眾展示之后,最后從原創(chuàng)藝術性,實物實現(xiàn)度和佩戴性多方面,于年底進行最終決選。
IGI希望能為入圍的優(yōu)秀珠寶設計師嫁接豐富的國內外資源為其提供展示空間和成長機遇,最終達成以優(yōu)秀設計帶動珠寶行業(yè)升級、推動珠寶文化發(fā)展這一目標。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41448439869380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