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揭曉大全 > 文案類揭曉
"研究與超越——第三屆中國小幅油畫展(2023)"獲獎作品公告
信息發(fā)布:征集碼頭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4540    更新時間:2023-11-28
  前言
  小畫之功
  畫其實無大小。畫大未必不精,畫小未必不令人難忘。尺度的問題總以人為依據(jù)。古人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碩頎男子身高一丈,稱謂丈夫。據(jù)說,一英寸是三棵最長麥粒的長度;一英尺則是一只腳的長度。由此可見,無論中外,所謂大小,總是依著人的身體和相關事物來判斷。小幅油畫所指應該是在人的一抱之內(nèi)。
  半年前的《宋韻今輝》展,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南宋夏圭的《煙岫林居圖》。此是地道的小幅絹本。團扇之制,縱橫均在二十五厘米之間。墨筆點染,坡石平林,近樹婀娜,遠峰隱約。令我尤為訝然的,恰是層林疊山的暈染,一若真山林的影像,迷濛積郁之間,撞鐘傳來,余音宛轉(zhuǎn),通畫絪缊心中,渾然如夢。宋代小品的精幽,在此最顯極致。其觀賞,必在一肘之距,稍遠,則無法觀出端倪。團扇的形制,渾圓叩環(huán),仿佛收萬山于眼底,正自有山水蒼茫的意味。
  劉松年的《四時山水圖》,被稱為“筆力細密,用心精巧,可謂畫中之圣者。”在這個展覽中,這《四時山水圖》也看得端詳。春夏秋冬,依著堤、臺、院、橋,精美地勾勒出江南西湖的韻致。四幅畫的筆法,多是方折挺健,出秀潤精細而達陶然大氣,力證“骨法用筆”與“氣韻生動”的相伴相隨的關系。其利用山石樹木的輾轉(zhuǎn)情勢,開創(chuàng)出宋代繪畫截景表現(xiàn)的生面,亦正是南宋畫人的文心獨照。明代王履《重為華山圖序》有言: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澳繋熑A山”,即指師造化的自然之功?!靶膸熌俊?,則指繪畫自身的研磨。“吾師心”則指心性的開啟,心境的遽升。此最要,亦最難,故放在第一位。小幅繪畫俱在懷抱之中,宜于看出其中端倪,正是我輩用功的著意之處。
  油畫也素有小幅繪畫的傳統(tǒng)。前兩天在京杭各地展出的楊鳴山先生的小幅油畫正是一例。十公分大小的畫面,天山的無邊風景俱跬積于此。雄撥雪嶺,蒼茫草原,暮色云影,綠野濃影,無不在此熠熠生輝。楊先生的小油畫保持著實地寫生的生動氣息,那種源于自然的生機生氣貫注其中。鐘涵先生也擅畫小風景。他的諸多黃河寫生,既有黃河霓光的濃郁的影子,又有某種歲月流逝的蒼涼。這些老師們的藝術(shù)天性都被獨特的自然造化所開發(fā),經(jīng)過長期的煉化,而呈現(xiàn)風神奕奕的藝術(shù)品性,正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本展的題目有“超越”之說。繪畫是對自然對象的超越,人的繪畫之性是對一般的觀看習性的超越。王履在《重為華山圖序》中有一言擲地有聲:“茍非華山之我余,余其我邪!”如果不是華山讓我成為我這樣,那我還能怎樣呢?在小幅繪畫之中,更能夠看出這種造化化人的蹤跡,更容易看出藝術(shù)成長、藝術(shù)超越的一步步的履痕。這正是我們對小幅繪畫的殷殷期望。
  許江

  2023年11月1日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xG4SzJae8EQ24IXxVkvxJA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jīng)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