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金點子 詩詞 對聯(lián) 小說 劇本 征文征集
“玉華杯”愛祖國祈和平詩詞征集活動
信息發(fā)布:征集碼頭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7170     更新時間:2024-01-12    截止日期:2024-02-20
  學(xué)習(xí)宣傳《愛國主義教育法》系列詩詞集
  “玉華杯”愛祖國祈和平詩詞征集活動
  2023年10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熱愛祖國,祈禱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是華夏兒女的神圣使命。為了宣傳貫徹《愛國主義教育法》,北京德藝雙馨公益基金會承辦,山西五臺山玉華寺,浙江溫州龍翔寺,玉壽文化藝術(shù)苑,北京瀟雨詩社聯(lián)合各地詩群網(wǎng)絡(luò)組織,開展“玉華杯”愛祖國祈和平詩詞征集活動?,F(xiàn)將有關(guān)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此次活動以《愛國主義教育法》為內(nèi)容,以“玉華杯”愛祖國,祈和平為主題,以五臺山玉華寺、浙江溫州龍翔寺為創(chuàng)作背景(玉華寺為主)?!皣夜膭詈椭С肿诮虉F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愛國情感,引導(dǎo)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yīng)”(《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條)。用詩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來表達對祖國的赤城與熱愛,對和平的向往和珍視。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共同締造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在全體人民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結(jié)一切愛國力量,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山西五臺山和浙江溫州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現(xiàn)代城市建設(shè)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人的目光,成為游客旅游首選之地。五臺山玉華寺、溫州龍翔寺,歷史底蘊和宗教文化極其深厚。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玉華寺、龍翔寺一貫秉持的宗旨;熱愛祖國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的神圣使命;祈愿和平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和實踐。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可以更加充分地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體會祖國在心中的分量,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激情,理解和平的意義,傳播和平的理念。
  二、征稿用途
  按照古體詩、詞、歌、賦、楹聯(lián)及新體詩共6個類別。為了充分體現(xiàn)詩人熱愛祖國的思想境界和祈禱和平的崇高情懷,本次活動以公益性質(zhì)為特點,以不設(shè)獎金為標志,以擴大宣傳《愛國主義教育法》為宗旨。設(shè)一等獎10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60名,優(yōu)秀獎100名。入圍100名,共優(yōu)選300首(暫定)作品匯編成《詩意玉華》(暫名)一書,并向入選作者贈送;部分作品制成音視頻,通過媒體向全社會推送;鑒于寺院復(fù)建,大殿立柱尚需多幅楹聯(lián),將從本次征稿中選用;邀請部分作者赴玉華寺舉辦作品朗誦及交流活動。
  三、作品要求
  1.作者需要認真學(xué)習(xí)領(lǐng)會《愛國主義教育法》原文(上網(wǎng)查閱),深入了解玉華寺、龍翔寺悠久歷史文化的獨特背景(簡況附后),投入創(chuàng)作。
  2.作品包括:詩、詞、歌、賦、楹聯(lián)及新體詩6種,其中詩詞作品中包括“古風(fēng)”。每人每個文體限提交1—3首作品,新詩每首限30行以內(nèi)。
  3.作品突出玉華寺、龍翔寺悠久歷史文化的獨特背景、人文景觀、時代風(fēng)貌和熱愛祖國,祈禱和平的思想內(nèi)涵。詩意盎然,格調(diào)高雅,充滿正能量。
  4.作者應(yīng)獨立完成創(chuàng)作,不得抄襲、剽竊、套改他人作品。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責(zé)任由作者自負。
  5.本次活動系公益性質(zhì),不設(shè)獎金,不退稿,不收任何費用,作品集為贈送品。
  6.該活動于2024年1月10日啟動,2024年2月20日截稿。歡迎個人積極投稿,尤其倡導(dǎo)各地詩詞組織和自媒體網(wǎng)絡(luò)集中投稿,其方法是通過自媒體負責(zé)人分別約稿收集整理,初審合格后統(tǒng)一報送,組委會將對入選30首以上組織者給予獎勵。2024年5月完成書稿印制。
  7.作品一律以宋體4號,排版格式:標題—作品—作者—地址—電話。通過電子文檔投稿(郵箱:41439127 qq.com)聯(lián)系人:楊女士:13718905859
  附一:五臺山玉華寺簡介
  五臺山玉華寺亦名玉華池,位于五臺山中臺頂東南麓,始建于唐大歷五年(770年)(《山西寺廟大會》),明朝成化年間改名為萬壽禪寺。該寺坐北向南,現(xiàn)遺址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500米,遺址墻體高1.2米至3.1米,碎磚破瓦散落其間。
  據(jù)《清涼山志》記載:隋朝開皇初年,有五百應(yīng)真棲此,龍神修供,有騾數(shù)十匹,不用人驅(qū),自能入市運糧,朝去暮歸,率以為常,過夏俱隱,是時白蓮生池,堅瑩如玉,七日乃爍,代牧砌其池志曰“玉花”。覺玄詩:“何代池開白玉花,香風(fēng)拂拂散天涯。云行尊者飛空去,萬古芳聲不浪夸?!?,從此始有五百羅漢住持清涼之說,玉華池名聲大振,朝者日眾。
  玉華寺是唐朝開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和尚興建,不空和尚是北印度人,中國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公元767年不空和尚派弟子含光、行滿、純陀在五臺山建金閣寺,又建玉華寺,并奏請朝廷,金閣寺、玉華寺等五寺(另外三寺:清涼寺、華嚴寺、法華寺)被封為國家道場,玉華寺經(jīng)唐、宋、元屢廢屢興,至明景泰年間只留基址,殿堂俱廢,天順元年(1457年),徑山愈公大禪師來玉華寺,偕門人蘊公一庵禪師,興建大雄寶殿,水陸殿、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藏經(jīng)樓、法堂五檀、鐘鼓樓、方丈、廊廡、廚庫等百十余間殿堂房屋,并鑄造五百羅漢,辟支佛舍利塔一座,后有潭公禪師繼興,鼎盛一時,成化辛丑年(1481年)皇帝欽造文殊金佛,供器俱全,派梁李二大監(jiān)送玉華寺安置供養(yǎng),并賜金額”萬壽禪寺”(《重修玉華池敕賜萬壽禪寺碑記》)。大慈法王釋迦耶協(xié)的法孫凈修弘覺灌頂大國師淖吉堅參(北京大慈恩寺崇善法王弟子)于玉華寺長期修行傅法,主要門徒有僧錄司右覺義端竹巴藏。弘治三年國師圓寂于玉華寺,塔于玉華寺主山之前。所以,玉華寺是漢藏僧侶同寺、同住、同修的典范。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玉華寺改為黃廟,是五臺山十大黃廟之一,乾隆帝時又是章嘉五處之一,康熙、乾隆、嘉慶皇帝曾數(shù)次駕臨玉華寺,并留下御筆楹聯(lián)、詩句等,“文革”后期(1978年)寺院被拆毀。今僅留殘垣斷壁、塔基、青石碑文等??梢?,玉華寺自唐代以來,歷代受到皇室供奉,高僧輩出,法門大興,是五臺山著名寺院,在五臺山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F(xiàn)由信行法師主持,寺院正在恢復(fù)重建中,為能海上師法脈,大般若宗道場。玉華寺以五百羅漢為主,關(guān)于五百羅漢有好多美好的傳說,不僅令人神往遐想。據(jù)當?shù)乩先酥v,明代成化年間鐵鑄五百羅漢由山西盂縣走到五臺山柳院時其中一人掉隊留在了寺溝村,羅漢們走到臺懷鎮(zhèn)進入鳳林谷,來到玉華寺山腳下,由此上山一華里便來到玉華寺山梁上,由于長時等候掉隊的羅漢,將山梁踏平,既是羅漢坪。山腳下羅漢打尖休息過的地方,后被稱為“圣蒞院”,即玉華寺的下院。亦既后來嘉靖年間古燈禪師所建的寶林寺,下院荒廢后,曾被俗家所居(火場村),現(xiàn)已歸還,為尼眾寺院。
  玉華寺現(xiàn)存明清兩代遺址:主要有:羅漢坪、閉關(guān)房、牌坊、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西配殿、文殊院、玉華池(隋代古井)、藏僧塔林(約二十余座)、漢僧塔林(三十余座)龍王廟、羅漢腳印、青石碑十余塊、國師塔院、明鑄羅漢像等諸多宗教文物。明鑄五百羅漢像現(xiàn)僅存二百六十余尊,寄存在五臺山顯通寺內(nèi)。
  自2003年,山西省宗教局批準在原址上恢復(fù)重建玉華寺以來,信行法師率領(lǐng)眾弟子們在這座古剎遺址上一直做保護整理古跡的工作和重建寺院工作。目前,寺院氣勢恢弘,殿宇煥然一新;院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院外樹木蔥郁;林間祥鹿悠游,空中百鳥和鳴,是為佛教圣地,宛若人間仙境。
  玉華寺照片
  附二:浙江溫州龍翔寺簡介
  龍翔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502),座落在塘下場橋五方村大羅山的支脈麟山麓,是瑞安目前建筑恢宏、文化深厚、最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院之一。
  龍翔寺是瑞安最早的“四大古寺”之一,建于梁興于宋。宋朝時期,真歇了禪師在龍翔寺駐錫,合三院而建。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場橋黃善惠舍田十五畝、白銀貳佰兩、麟山一座;埭頭張正浩舍白銀壹佰貳拾兩,重修龍翔寺。明朝江南十大高僧之一逆川禪師曾駐錫龍翔寺。清康熙八年(1669),龍翔寺方丈靜德禪師捐資重建前后三進寺院,有樓二十余間、田二十余畝,“規(guī)模宏敞,為鄉(xiāng)首剎”。
  龍翔寺古址為“麟山”圣地。昔時,“甌在海中”,“有四小山,隔海相望,風(fēng)景優(yōu)美。四小山者,麟鳳龜龍是也,俗稱吉祥四獸。其后,滄海桑田,海水退走,地成名鎮(zhèn),是為場橋。其中有山,名之曰麟,即四小山之一,龍翔古寺其所在焉?!碧K爾勝在《瑞邑山韻》中寫道:“龜山,海拔不到50米,因旁有龍山、鳳山、麟山分峙,相得益彰,自古一同以‘四靈勝景’聞名。”寺內(nèi)存有古聯(lián)“佛地別塵凡日暮風(fēng)清雙嶼伴,禪林無欲韻鐘聲夜靜回山傳?!?/span>
  歷史上,龍翔寺也吸引了諸多名人志士駐足,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元戴普勝在此寫下《題龍翔寺》,詩云:“傍山古剎更幽奇,佛圣神靈孰能欺。暗室虧心猶掣電,立時顯應(yīng)不差移。”清乾隆間諸生林應(yīng)期曾在寺院寄讀過,作《讀書龍翔》詩:“托跡游麋鹿,山林越自知。清風(fēng)來竹底,啼鳥上花枝。謝事門無客,銘心座有詩。約關(guān)劘勵切,名就出茅茨?!鼻屣L(fēng)徐來,鳥語花香,見證了千年古剎的秀美風(fēng)景。
  1990年當?shù)鼐有疟娧堅旅罾虾蜕谢謴?fù)重建,修建了東西兩廂房,后因老法師年老體邁,于1994年邀請信行法師接任住持,繼續(xù)修建重任,在信行法師的帶領(lǐng)下,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樓、普賢殿、文殊殿、護法殿、方丈室、甘露苑、上客寮、海會堂、五觀堂、僧人齋堂、居士齋堂等,占地面積達二十多畝,朱門黃瓦,氣勢恢宏。天王殿,乃五間清式雙檐建筑,正脊平直,穩(wěn)重大氣,前蹲一對石獅,以示佛門威儀。天王殿的兩邊、長廊的外側(cè)是伽藍殿和功德堂,是龍翔寺唯一保留下來的清末建筑。功德堂柱上陽刻楹聯(lián),魏碑骨體,中聯(lián)云:“墨池水滴曇花雨,玉磬獻傳貝葉風(fēng)?!辟に{殿柱上有聯(lián)云:“蓮社建靈泉兩嶼東西輝色相,玉容縈福地四山磊落拱浮圖?!蔽輧?nèi)的正柱聯(lián)云:“寺著龍翔看龍井龍泉勝跡至今尚不改,山系麟號究麟峰麟塔遺風(fēng)猶是得昭然?!甭?lián)中的“龍井”在三層七間的甘露苑內(nèi),井水甘甜,常年清泉沽沽,不盈不枯。大雄寶殿,五間雙檐,拱斗錯落有致,清式建筑框架里略帶宋式的韻味,殿前九級石階而上,四周是白石雕刻護欄,大殿內(nèi)地下嵌的是與故宮里一樣的真磚,壯嚴肅穆。大悲樓橫匾三字為當代高僧茗山法師所書,柱上嵌有一副對聯(lián):“隨類化身是則名為觀自在,尋聲救苦時常運起大悲心”,贊頌了觀音菩薩無緣大悲同體大慈的救苦救難精神,大悲樓左右分別是護法殿和方丈室。溫州博物館藏還有三國時期龍翔寺出土的百戲谷倉罐,系甌窯藏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非常珍貴。
  信行法師愛國愛教,曾于五臺山參學(xué)十余載,專研文殊法門。修建龍翔寺以來,法師堅持講經(jīng)說法、半月誦戒、結(jié)夏安居等佛教傳統(tǒng),經(jīng)常組織僧眾學(xué)習(xí)宗教政策法規(guī),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yè),受到廣大信眾的敬重和擁護,曾得到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的嘉許,并親筆題寫“喜見古剎又重光?!?/span>

  投稿請加社長微信手機號

https://mp.weixin.qq.com/s/_9rDTgQZEifeb1jIgescCQ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jīng)典設(shè)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