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字畫展 書法 篆刻 繪畫 美術 書畫征集
長春市首屆“紅石榴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書畫攝影作品展征稿
信息發(fā)布:征集碼頭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7047     更新時間:2023-12-01    截止日期:2023-12-15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長春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
  協(xié)辦單位:
  吉林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
  長春文廟博物館
  長春市滿族文化促進會
  長春市蒙古族文化促進會
  長春市錫伯族文化促進會
  長春市朝鮮族婦女協(xié)會
  征稿要求
  1、書法作品
  (1)長春市籍各民族書法家、書法愛好者以及在長春市工作生活的外籍書法愛好者均可投稿。
  (2)投稿作品必須是毛筆書法作品,指定書寫內(nèi)容(見附件)。
  (3)書法作品尺幅不大于四尺整紙,不小于四尺對開,一律豎式。草、篆書須另紙附釋文。篆刻作品(內(nèi)容積極向上)不少于八方,附邊款2-4方,粘貼在四尺條幅尺寸的宣紙上。
  2、中國畫作品
  (1)長春籍各民族畫家、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以及在長春市工作生活的外籍美術愛好者均可投稿,作品需以反映我市自然景觀、人文風情、勤學勵志、56個民族大團結、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以及展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講述的民族團結故事為創(chuàng)作主題。
  (2)投稿作品必須是中國畫作品(不收素描、油畫、水彩、水粉等西畫作品)。
  (3)中國畫作品尺幅不大于四尺整紙,不小于四尺對開,一律豎式(含四尺斗方)。
  3、攝影作品
  (1)長春籍各民族攝影家、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以及在長春市工作生活的外籍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作品需反映全市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畫面、田園農(nóng)耕、城市發(fā)展、生態(tài)建設、百姓生活、民族文化、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就,展現(xiàn)各時期各族人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真摯情感的民族團結作品等。
  (2)攝影作品一律為JPG格式,窄邊尺寸不小于2000像素,文件不小于5MB。
  (3)攝影作品圖片入選后,將通知作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提交攝影原圖。組照作品按1幅作品計算(不超過6張)。
  征稿時間
  自本征稿啟事發(fā)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止。
  作品評選
  1、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和監(jiān)審委員會,對投稿作品進行評審。
  2、本次展覽共評出書法作品40件,國畫作品30件,攝影作品30件。
  3、所有參展作品收入《長春市首屆“紅石榴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書畫攝影作品展作品集》,邀請部分入展作者出席開幕式,為每位入展作者頒發(fā)榮譽證書和作品集1冊。
  作品展出
  擬定于2024年春節(jié)前夕在長春市展出,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其他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請在背面右下角用鉛筆寫明作者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民族、年齡、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再另附一張A4紙寫清以上信息。作品快遞郵寄。
  2、本次展覽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費用,投稿作品一律不退,組委會有宣傳、出版、義賣、捐贈等一切使用權。
  收稿地址
  1、書法及中國畫作品
  長春市浦東路與深圳街交會虹灣國際A座707室(快遞外包裝注明“民族展”字樣)
  收件人:張博
  電話:
  2、攝影作品
  請將攝影作品圖片(郵件文件名一律為:民族展+姓名)發(fā)送至指定郵箱:
  93533859@qq.com
  聯(lián)系人:白石
  電話:
  其他事項
  所有投稿作品必須為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作者還應保證其所選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nèi)的合法權益。凡因稿件或投稿行為所產(chǎn)生的責任均由投稿作者自行承擔。
  本啟事最終解釋權歸長春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
  長春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
  2023年11月10日
  附:書法提綱
  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3.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4.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5.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
  6.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7.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
  8.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9.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tǒng)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1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11.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
  12.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13.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
  14.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15.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6.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17.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18.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19.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20.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1.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旺、社會安定、人民幸福;
  22.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23.只要是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細做實;只要是不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事情堅決不做。
  24.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25.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6.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
  27.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做到統(tǒng)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qū)域因素相結合;
  28.堅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
  29.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

  30.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

https://mp.weixin.qq.com/s/n5vdSTJ638FkLVSOfxo52w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jīng)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