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孫中山紀念地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傳承偉人精神賦能文化新篇”
第二屆全國孫中山紀念地
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于2024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58周年紀念日正式啟動!
△“傳承偉人精神賦能文化新篇”
首屆全國孫中山紀念地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成果展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為更好地傳承偉人精神,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化交流互鑒,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辦第二屆全國孫中山紀念地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面向全國高校學生和社會設計、規(guī)劃、建筑、環(huán)境景觀、創(chuàng)意藝術師或團體單位征集以各孫中山紀念地主題或宋慶齡紀念主題的文創(chuàng)設計作品。借此大賽加大全國孫中山紀念地合作共建交流,并逐步形成特色鮮明、極富創(chuàng)意,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創(chuàng)產品體系,為更好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助力高質量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01
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中國公園協會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中共廣州市委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部中共廣州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澳門宋慶齡基金會香港宋慶齡基金會
主辦單位廣東省景區(qū)行業(yè)協會廣東園林學會孫中山文化基金會(香港)中國公園協會中山公園分會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中心廣州創(chuàng)意產業(yè)協會廣州文化產業(y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北京市政協中山堂管理服務中心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廣州市黃花崗公園廣州地區(qū)旅游景區(qū)協會廣州市公園協會廣州珠江愷撒堡鋼琴有限公司
02
參賽對象
(一)面向全國及海外致力于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和研發(fā)的企事業(yè)單位、機構和團體等;全國高校及職院師生。
(二)上述均可以單位(團隊)或個人的名義參賽,也可以共同創(chuàng)作、聯名參賽(人數不超過5人)。
03
時間安排
信息發(fā)布
2024年11月
賽前紀念地實地研學+作品征集
2024年11月-2025年1月
作品評選
2025年2月
頒獎儀式
2025年3月
文創(chuàng)作品展
2025年3月-5月
04
獎項設置
特等獎1名,獎金10000元/名
一等獎2名,獎金8000元/名
二等獎3名,獎金5000元/名
三等獎4名,獎金3000元/名
網絡人氣獎1名,獎金2000元/名
優(yōu)秀獎35名,獎金1000元/名
優(yōu)秀指導老師獎10名
以上獎項均頒發(fā)證書
*獲獎者不重復獲獎,若獎項沖突,以最高等級獎項為準
*所有獲獎者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自行納稅,若獲獎作品人數超過1人,由參賽者自行分配獎金或收益。
05
設計方向及內容
設計以能夠體現各孫中山紀念地主題或宋慶齡紀念主題的文創(chuàng)產品,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趣味性,符合目標游客購買需求、具有較大市場開發(fā)潛力的作品。
北京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占地面積23.8公頃,是一座具有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禮》“左祖右社”辟建為社稷壇,是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也是皇權王土和國家收成的象征。1914年,在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的創(chuàng)意、主持下,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是當時北京城內第一座公園。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
園內有遼柏、社稷祭壇、中山堂、來今雨軒、保衛(wèi)和平坊、蘭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園、唐花塢等著名景觀。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園。2011年被評為AAAA級景區(qū)。2024年7月27日,中山公園作為“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杰作”的15處遺產構成要素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中山堂
中山堂位于北京天安門西側的中山公園內,原名社稷壇拜殿,坐落在社稷壇之北,坐北朝南,和太和殿、太廟等古建筑同時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
這座大殿是明成祖朱棣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的規(guī)制興建而成,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社神稷神時遇風雨行禮的場所。采用砌上明造木質結構,建筑面積950.40平米,漢白玉臺基高0.87米,殿內的8根金柱和16根檐柱將大殿分割為面闊5間、進深3間,明露梁枋紋飾金龍合璽彩繪,殿面鋪黃琉璃瓦,為單檐歇山頂,宮殿大木主體結構仍保存著明代建筑特點和風格,距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沒有被損毀和重建的記載。
1925年3月12日,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于北京逝世,在這里停靈并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并在北平提供一處永久紀念的場所,將此殿命名為中山堂。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山堂交由北平市軍管會管理。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各界代表會議在中山公園中山堂召開。同年11月中山堂由北平市軍管會交給北京市政協管理至今。其后,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二屆至第四屆會議也相繼在中山堂召開。1955年4月26日至1965年9月,政協北京市第一屆至第四屆委員會會議均相繼在中山堂召開。中山堂也是中央每年隆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逝世活動重要場所。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于黃浦區(qū)香山路7號,地處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qū)。紀念館整個館區(qū)面積35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上海孫中山故居、孫中山文物館、臨展廳三大展區(qū),以及紀念廣場、紀念小道、文化長廊。本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文明單位等。其中,上海孫中山故居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作為人物類紀念館,根據國家文物主管部門關于博物館的職能定位和本館業(yè)務情況,廣泛開展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學研究等業(yè)務活動。本館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做好不可移動文物故居建筑和館藏文物的保護工作,開展孫中山宋慶齡相關文物資料的征集和保管,并充分利用館藏資源,舉辦展覽,策劃內容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大力開展偉人思想與革命實踐的研究,弘揚和傳播偉人的思想和精神,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發(fā)揮好紀念館特有的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和社會教育的作用。
上海孫中山故居
上海孫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香山路7號(原莫利愛路29號),坐北向南,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是一幢歐洲鄉(xiāng)村式樣小洋房,由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1918年6月,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入住于此。在這里,孫中山宋慶齡夫婦過上了相對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他們相濡以沫、并肩戰(zhàn)斗。1925年孫中山在京病逝后,宋慶齡繼續(xù)在此居住到1937年。
孫中山曾在這里總結他幾十年革命的經驗,完成《孫文學說》、《實業(yè)計劃》等重要著作。孫中山在此會見了中國共產黨人李大釗、林伯渠、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蘇俄駐華全權代表越飛,并發(fā)表了著名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為改組國民黨和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奠定了基礎。
上海孫中山故居有兩層,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書房、臥室和小客廳,樓前是花園,樹木蔥蘢,草色凝翠。故居內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原物原件,并根據宋慶齡生前的回憶,按二、三十年代的原樣布置。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孫中山故居。1961年3月4日,上海孫中山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上海孫中山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孫中山文物館
孫中山文物館是由一幢歐式洋房改建而成的展館。孫中山文物館共二層,總展覽面積七百多平方米,內設《孫中山生平展》、《精誠無間篤愛有緣——孫中山宋慶齡十年婚姻展》兩個基本陳列。
《孫中山生平展》共展出文物、手跡、史料150余件,這些珍貴的文物向人們展示了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所作出的不朽功績。此外展覽還輔以原聲重現等多媒體現代化手段展示孫中山的革命歷程。館內還設有影視室,滾動播放由本館拍攝的電視文獻片《走近孫中山》。
《精誠無間篤愛有緣——孫中山宋慶齡十年婚姻展》共展出文物、文獻、史料百余件,展現了孫中山宋慶齡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和他們共同為近代中國所作出的不朽貢獻。
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武漢市為進一步整合辛亥首義文化資源、打造辛亥首義文化品牌,于2022年3月在原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基礎上組建的公益一類事業(yè)單位。我院共有文物藏品3.5萬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12件/套,含20件/套一級文物。現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共5個:《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紅樓鳥瞰·名人留蹤》《湖北諮議局史跡陳列》,每年舉辦臨時展覽10個左右。
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孫中山紀念館
南京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不僅是中西合璧的經典建筑,更是集中體現中山思想的傳承載體,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中山陵被國臺辦列為第四批全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多年來,中山陵在構建兩岸同胞共同歷史記憶、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青少年民族認同、促進兩岸孫中山思想與研究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孫中山紀念館位于中山陵博愛牌坊東側,承擔著中山陵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主要職能,致力于開展文史研究、文物征集、宣傳展示、社會教育及對外交流等工作,是景區(qū)傳播中山思想、弘揚愛國精神、打造中山文化的主陣地。
基本陳列《世紀偉人——孫中山生平史跡展》,包括“少年萌愿立志救國”“推翻帝制創(chuàng)建民國”“百折不撓捍衛(wèi)共和”“國共合作偉大轉折”“與世長辭萬眾景仰”“崇高精神寶貴遺產”六個部分,較為全面、客觀地再現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奮斗的一生,旨在緬懷他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它是以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中山艦自1913年加入中國海軍以來,歷經“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孫中山廣州蒙難事件”“中山艦事件”和“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等五大歷史事件。它是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國民革命史上重要的歷史見證物。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位于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街中山艦路特一號,距武漢市中心城區(qū)約25公里。博物館為中山艦旅游區(qū)的主體內容,建筑面積約為11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7010平方米。館內辟有三大基本陳列《中山艦復原陳列》《一代名艦——中山艦史跡陳列》《中山艦出水文物精品陳列》。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現有藏品來源主要是中山艦出水文物和社會征集文物。其內容涉及歷史、政治、軍事、經濟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特色鮮明,而且其文物價值獨具魅力。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被授予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2014年9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之一。201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本館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化先進集體、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核心景區(qū),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全國首批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試點單位,全國紅色文創(chuàng)聯盟發(fā)起單位,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創(chuàng)聯盟成員單位等。
本館目前向公眾開放的主要包括孫中山紀念展示區(qū)、翠亨民居展示區(qū)、農耕文化展示區(qū)、楊殷故居展示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qū)、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翠亨村等七大展示區(qū)域,形成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立體多元、與觀眾互動、獨具特色和豐富內涵的展示體系。
廣州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會堂式建筑,由我國著名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是廣州近代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jié)點。
廣州中山紀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tǒng)時的總統(tǒng)府舊址上,總占地6.1萬平方米,主體建筑占地1.2萬平方米(含四周平臺),堂高48.63米,南北縱深72.65米,東西寬63.32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近代廣州的地標性建筑,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結構有機結合的典范。外觀模仿宋代宮殿建筑形制,八角攢尖頂下四出抱廈,藍色琉璃瓦和紅色門窗柱子構成的主色調鮮明奪目;內部采用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形成大跨度的空間,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如今,廣州中山紀念堂集紀念、旅游、會議和演出為一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廣州的一張歷史名片。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坐落在珠江南岸,毗鄰海珠橋,是依托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大元帥府舊址而建的紀念館,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和海珠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統(tǒng)一戰(zhàn)線基地,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交流點,是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1917至1925年,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革命政權,其中兩次在此開府辦公,領導護法運動和國民革命運動,籌建黃埔軍校,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這里是孫中山護法運動大本營,國民革命策源地,更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成功運用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一革命法寶并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見證地。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是全球現存孫中山與宋慶齡共同生活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宏偉的舊址,其前身為興建于1906年的廣東士敏土廠,現存門樓、兩棟中西合璧的外廊式建筑,2024年入選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1997年,廣州市人民政府保護利用,辟為紀念館。館內現設有“帥府復原”“捍衛(wèi)共和復興中華——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一個澳洲建筑師的中國情結”“帥府名人”等基本陳列。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黃埔軍校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是孫中山創(chuàng)辦的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也是孫中山聯俄政策和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黃埔軍校成立之初的正式名字其實是陸軍軍官學校,因為校址所在的長洲島(現名),當年叫做黃埔島,所以人們習慣通稱它為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成立于1984年6月,它是國內唯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筑,展示黃埔軍校發(fā)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2020年12月起,受黃埔區(qū)政府委托由辛亥革命紀念館負責管轄。
館內復原了總理室、校長室、政治部、學生宿舍等師生學習生活場所,并設有《黃埔軍校史跡展》《黃埔軍校中的共產黨人油畫展》《尋夢黃埔島》《鐵血東征》等基本陳列,全方位呈現黃埔軍校的發(fā)展歷程,以及黃埔軍人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卓越功勛。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廣東省和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廣東省和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黃埔軍校歷史遺跡有: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孫總理紀念室、孫總理紀念碑、俱樂部、游泳池、白鶴崗炮臺、大坡地炮臺、東征陣亡烈士墓園、教思亭、濟深公園、北伐紀念碑等,占地面積7萬余平方米。
辛亥革命紀念館
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廣州市黃埔區(qū)長洲島金洲北路563號,成立于2011年10月,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全國性題材紀念館,建筑面積為20722.038平方米,總投資約3.19億元人民幣。目前,我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廣東省和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國家級3A旅游景區(qū)。2020年12月起主管單位為廣州市黃埔區(qū)文化廣電旅游局,并受廣州市黃埔區(qū)人民政府委托管理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的各項工作。
館內基本陳列有《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和《辛亥革命時期廣東名人展》,展覽全方位呈現辛亥革命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發(fā)展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此外,每年還不定期推出各具特色的臨時展覽,截止2023年4月已累計主辦50個陳列展覽,其中“筷意生活——中國箸文化展”和“積健為雄——近代廣州的衛(wèi)生治理”分別獲得了第一屆、第三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一身正氣留人間——張瀾生平事跡展”“情合·志合——陳毅安家書展”分別獲得2021年和2022年廣東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
“三·二九”起義指揮部
“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是依托廣州“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建立的紀念館,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址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越華路小東營5號,占地558平方米,是一座三開間四進具有嶺南民居特色的青磚大屋。
這座大屋自1911年“三·二九”起義后幾經輾轉,于20世紀20年代被民主黨派人士李章達先生買下。1953年李章達先生逝世,1955年其夫人尹映雪及子李誦剛遵照先生遺愿,將房屋捐給國家。1958年此處被辟為“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1962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列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館內設有《碧血黃花浩氣長存——辛亥“三·二九”起義》基本陳列展覽,同時還舉辦各種專題性的臨時展覽。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在廣州市的先烈路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這里營葬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志士于1911年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日)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而舉行的武裝起義中英勇捐軀的七十二位烈士。犧牲的烈士們,平均年齡為29歲,最小的只有18歲。他們用滿腔的熱血和無畏的勇氣,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在“廣州三·二九起義”中犧牲的烈士們,至今讓人難以忘卻。如林覺民烈士,一封《與妻書》,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如喻培倫烈士,“炸彈大王”之名,威震敵膽……
1912年,孫中山先生帶領各界人士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前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并親自宣讀祭文。一時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成為中華兒女心目中的紀念勝地,讓這座烈士墓之名傳遍海內外。孫中山先生還曾這樣形容“廣州三·二九起義”:“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币粧g黃土埋忠骨,浩氣長存勵后人。烈士們的精神,至今熠熠生輝。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園內有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之墓、陸軍上將鄧仲元之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之墓、被孫中山稱作“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的史堅如之墓以及越南烈士范鴻泰之墓等。墓園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人文歷史沉淀最為深厚的烈士墓園之一,擁有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等九個國家級榮譽稱號,曾兩度入選羊城八景。
公園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從正門孫中山先生手書的“浩氣長存”牌坊至七十二烈士墓,依地形步步升高,兩側列植柏樹,層次分明,形成一條長達230米的軸線,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紀念性建筑設計巧妙、寓意深刻,如主墓道中段默池,橋面刻意鋪砌齒狀鑿石,人們經過,自然是低頭慢走,營造了“低頭默哀”的氣氛效果;紀功坊底層具有休息亭功能,沿樓道可上二層,而在二層安放前后各72塊連州青石,呈金字塔形,暗合“七十二烈士”之數,塔頂屹立自由女神像。
墓園建筑風格兼采中西,既吸收西方近代建筑風格,又傳承嶺南傳統(tǒng)建筑特色,呈現出清末民初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鮮明特征,如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陵園風格的墓道、祭臺、墓碑、亭坊等,在具體建筑上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如紅門采用的巴洛克式建筑風格,鄧仲元墓的柱子則為仿希臘科林斯柱式。
這座集全球華人捐資建成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的光陰,依然是那樣氣勢恢宏、莊嚴典雅。作為“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這座中西建筑風格糅合,又融入嶺南建筑風格的藝術佳作,充分展現了當時中西方文化碰撞時綻放的藝術魅力,是近代中國留給世人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06
參賽者須知
參賽作品要求
?。ㄒ唬﹨①愖髌分袑嶓w文創(chuàng)類別可為視覺平面類及三維類作品。參賽作品須符合各孫中山紀念地主題特色或宋慶齡紀念主題,自主設計、研發(fā)生產的原創(chuàng)作品(產品),參賽者須保證不存在知識產權侵權或明顯抄襲行為,如提交成品的需確保原創(chuàng)性。
巧妙融合各孫中山紀念地或宋慶齡紀念主題的元素,設計出具有地域差異性、標志性,符合現代生活、消費場景的新文創(chuàng)產品。
創(chuàng)作要求:
1.設計作品須為原創(chuàng)設計且未面市,需考慮作品落地性、實用性和美觀性,且有市場成長、商業(yè)空間;
2.設計作品生活實用美學產品,且有禮物屬性,適用于日常生活社交場景,市場零售價區(qū)間內。
3.設計作品形態(tài)可為單品或套裝,套裝單品不低于兩件。
4.設計作品使用文化元素鮮明,文化標識符號清晰,能差異化、高品質展現地域文創(chuàng)特色。
?。ǘ┪膭?chuàng)作品提交要求:提交高清電子設計效果圖和展開的設計結構制作圖,基本外觀尺寸圖等并附上創(chuàng)作靈感,作品寓意、設計說明,并設計效果圖排版到統(tǒng)一板面內,尺寸為A3(297x420mm)橫豎構圖均可,圖片控制在300DPI以上,色彩為CMYK模式,jpg格式,多圖采用pdf格式。如作品入選,請?zhí)峤辉O計原圖(如AI、PSD格式)。提供不多于5張的設計效果圖,包含主題創(chuàng)意說明、效果圖、必要的結構圖、基本外觀尺寸圖等,從多方面展現作品,作品后續(xù)需可以打樣落地文創(chuàng)產品成品。
?。ㄈ﹨①愖髌窇缴蟿?chuàng)意(設計)說明:包括作品(產品)名稱、目標紀念地、主題內容、創(chuàng)意來源、材料材質、制作工藝、大概的生產成本、技術參數等。
(四)作品提交。完成作品后,在征稿時間內提交參賽作品。參賽作品統(tǒng)一以電子稿形式,投稿至大賽官方郵箱。
?。ㄎ澹﹨①愖髌肺募袷綖椋盒彰?聯系方式+(所在單位/院校/設計機構/個人)+作品題目。
(六)參賽費用:一律免收參賽費。
評審標準
評選方式
采用線下終審的評審機制。專業(yè)評委打分+行業(yè)評委打分組成最終評審結果,其中專業(yè)評委打分占比60%,行業(yè)評委打分占比40%。另設置網絡人氣獎,面向公眾開展網絡投票。
大賽聲明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組委會認為其已經對所提交的作品版權歸屬作如下不可撤銷聲明。
(一)原創(chuàng)聲明。參賽作品是參賽者原創(chuàng)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大賽獲獎者作品未在報刊、雜志、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fā)表,未申請專利或進行版權登記,未以任何形式進入商業(yè)渠道。獲獎者保證參賽獲獎作品終身不轉讓給他方。否則組委會將取消其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獲獎證書與獎金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ǘ﹨①愖髌分R產權歸屬。如無特別約定,獲獎者在獲得大賽獎金同時,對應設計作品的知識產權轉歸主辦單位所有,獲獎作品需提交所有設計的原稿(不含入圍獎)。大賽組委會對獲獎作品擁有展示和宣傳等權利,宣傳期間原設計師有署名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主辦單位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作品轉讓、復制、轉載、傳播、摘編、出版、發(fā)行、許可使用等。
(三)參賽者提交作品后,即表明參賽者已仔細閱讀上述條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
聯系方式
微信咨詢:GCA1981
電話咨詢:020-83567966劉小姐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中路299號
?。ㄉ舷禄瑒硬榭丛斍椋?/span>
07
投稿方式
參賽選手關注微信公眾號“廣州中山紀念堂”或“廣州創(chuàng)意產業(yè)協會”,瀏覽活動詳細信息及報名。完成作品后,在征稿時間內(截止至2025年1月31日)上傳參賽作品。參賽者掃碼填寫報名信息,參賽作品統(tǒng)一以電子稿形式,投稿至郵箱sun-award qq.com,參賽作品文件名格式為:姓名+聯系方式+(所在單位/院校/設計機構/個人)+作品題目。
投稿至郵箱
sun-award@qq.com
掃描上方二維碼進行報名
一場關于創(chuàng)意、藝術和文化傳承的盛宴
正式拉開帷幕
期待更多優(yōu)秀的設計師
和文創(chuàng)團隊參與
共同為傳承和弘揚孫中山精神
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貢獻智慧和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ZUgSG4lK3IqUicVzuNbRxg